
一、长春理工大学简介
长春理工大学(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(原长春光机学院)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,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,光、机、电、算、材相结合,工、理、文、经、管、艺、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,吉林省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长春市共建院校,享有“中国光学英才摇篮”的美誉。 该校是中国“卓越计划”重点建设大学、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(又称小211工程)重点建设大学。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,已故著名科学家、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、第一任院长。建校以来,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、国防科委、第五机械工业部、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、机械电子工业部、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;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,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;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;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。2012年入选百所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院校。
截至2014年6月,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;有3个校区,土地面积74万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,资产总值22亿元,其中,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;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12万册、电子图书10629GB。
学校的发展目标是:建成一所以工为主、理工结合、文理交融、军民兼顾,光电技术特色鲜明,重点学科优势突出,工、理、文、经、管、法、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、开放式、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,实现“省内领先、国内先进、国际知名”的奋斗目标。
二、师资力量
截至2014年6月,学校有教职工1955人。其中,专任教师1131人,双聘院士6人、“长江学者”1人、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2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,博士生导师108人,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3人 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2人,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3人 。正高职202人、副高职382人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3人;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、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、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、全国优秀教师3人、全国模范教师2人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、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、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。
三、培养目标
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积极探索“个性化发展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,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、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7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,还建有国家级(联合)和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1个。学校先后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、59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,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、省级特色专业13个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2个,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、国家级精品课4门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、吉林省精品课31门、吉林省优秀课75门。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60余项,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,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%。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。